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防治
甲型流感病毒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在不同宿主间传播,并引起流感的流行。流感是国际上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一种传染病。1918年亚甲型有人H1N1及猪H1N1,在猪群中已发现的流感病毒有甲1(H1N1)和甲3(H3N2)两个亚型,血清学追溯研究认为猪型H1N1流感病毒为1918年世界性大流行以来在1976年2月美国新泽西州迪克斯堡新兵营中曾发生过猪型H1N1流感爆发,研究表明它是由猪传给人引起的。此后猪群中流行的猪流感病毒偶尔会感染一些缺乏免疫力的年轻人,甚至造成死亡。
因猪与人和禽类关系密切,本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开始在墨西哥流行,首次报导“猪流感病毒”依据是这次流感病毒是一种奇特性的杂交型。可在人际间传播,它是含有禽流感、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片段,同时拥有亚洲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的特征,是一种新型的甲型流感病毒,因此WHO称本次流感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。虽然美国和墨西哥是同一种病毒,但美国症状比较轻,而在墨西哥症状较重。
截止2009.5.12,WHO的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警戒已上升到5级,每天报道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流行情况。现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在散发流行,确认病例为4694例,死亡49例。流感疫情在美国境内扩散,而且像季节性流感病毒一样,这一新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但直到目前流感还是亲本,未发现有变异。流行的趋势和规律很难预测。症状相对较缓和,和SARS相比传染性要强得多,但死亡率比SARS要低得多。鉴于全球性控制,并且各国都十分重视,现在实验室的检测手段和检测能力比过去有很大提高,完全有能力控制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。
致病性:
流感病毒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,通过飞沫传播,病人和带毒者打喷嚏或咳嗽,唾液排出体外。污染公共场所。感染者经呼吸道粘膜感染柱状纤毛上皮细胞,引起上皮细胞变性、坏死、脱落和粘膜充血水肿,潜伏期约1-3天,在潜伏期感染性最强,在发病早期鼻分泌物中病毒排毒也最高。引起病人高热(38-39℃)、全身肌肉酸痛、疲倦无力、厌食。小儿易发生惊厥,应特别注意。
本次H1N1流感也有患者主要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,腹泻、呕吐、高热、红眼睛(结膜炎),极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,来势凶猛,突发高热39℃以上,甚至继发严重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、肺出血、胸膜积液、全血细胞减少、肾功能衰竭、休克及Reye综合症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,导致死亡。
但大多数感染只要及时隔离治疗,一般经过7天,都完全痊愈康复,不留后遗症。
免疫性:
固有性性免疫 固有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十分重要,流感病毒本身能诱生干扰素产生,称内源性干扰素,抑制病毒复制。全身除红细胞外所有细胞在诱生剂刺激下均可产生干扰素。其次为NK细胞也可产生干扰素,能自发地溶解病毒感染的靶细胞;流感病毒感染的DC无需CD4+T细胞协助就能诱生CTL的反应。
适应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:血凝素抗体是保护型抗体,可维持数月至几年,神经氨酸酶抗体能抑制病毒释放;局部抗体SIgA能中和病毒和抑制病毒复制。细胞免疫:细胞介导的CD4+T细胞和CD8+T细胞二者均可释放细胞因子和直接杀伤靶细胞。
防治:
- 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尽量避免接触有流感症状的患者,少去公共场所,勤洗手,多饮水。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
- 房间要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
- 治疗甲型H1N1首选药物是干扰素,能防能治,预防更优于治疗。病原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有对付流感的干扰素技术储备“一种口含干扰素冰块”,将干扰素制成冰棒制剂,已拿到国家专利,专利号为0311342612,一旦需要立即投入生产。其次“达菲”,但一定要在感染后早期使用,48h内效果最好,易产生抗药性,还有“乐感清”喷剂。在医生指导下,中医中药是重要的治疗和防治内容之一。
姚堃教授供稿
2009年5月
|